《三国志:战略版》东吴传以孙权称帝为核心目标,玩家需通过资源积累、势力扩张和关键战役决策,在群雄割据中快速建立江东基业。本攻略聚焦前期发育、中期扩张、后期巩固三大阶段,提供资源调度、武将搭配和战略节点解析,助玩家实现60回合内完成东吴统一进程。
一、开局资源布局(20-30回合)
1.1 江南粮仓优先建设
开局选择庐江郡(合肥)或会稽郡(建业)开局,优先完成3座粮仓+2座市集。庐江线需在合肥城完成基础建筑后,立即向巢湖方向扩展,利用水网优势建造5座水寨形成天然防线。会稽线则需重点经营句容、吴县两城,通过「海陆双线」模式加速资源运输。
1.2 关键武将培养体系
推荐初始武将组合:甘宁(合肥)、陆逊(句容)、吕蒙(吴县)。甘宁需在合肥完成3次夜袭曹魏粮道任务,解锁「虎豹骑」战法;陆逊在句容通过「火烧连营」战术获得2次属性突破;吕蒙在吴县通过「江陵会战」积累威望值,解锁「火烧赤壁」战法。三将协同可形成「水陆夹击」战术链。
二、势力扩张阶段(30-50回合)
2.1 跨区域资源调配
当合肥粮仓产能达2000/回合时,启动「江淮粮道」工程,将巢湖至建业段河道升级为三级水路。同步在吴县建造5座「海船」,开通建业-交州航线,确保每回合获得2000南方特产。注意避免与江夏线势力正面冲突,通过「外交回礼」获取战略物资。
2.2 关键战役决策点
赤壁之战(第38回合)需投入陆逊+甘宁+吕蒙三将,采取「火攻+水淹」组合技。提前在乌林设置5座火船,利用曹魏舰队过江时的阵型间隙发动突袭。战后可获得「江东鼎盛」事件,解锁句容-会稽-吴县三角贸易网,每回合额外获得1500南方特产。
三、后期巩固策略(50-60回合)
3.1 三线作战平衡术
面对曹魏(合肥线)和蜀汉(荆州线)双重压力,需建立「以攻代守」体系。合肥线以陆逊为主力,每月发动1次「合肥围城战」消耗曹魏粮草;荆州线则派甘宁策反南郡守将,通过「江陵换防」获取战略情报。建业城保持防御状态,专注建造10座「烽火台」形成预警系统。
3.2 终极称帝条件

第58回合启动「江东称帝」事件链,需同时满足:
建业城人口≥20万
拥有8座以上三等城池
威望值≥15000
拥有甘宁+陆逊+吕蒙+周瑜+张昭五虎将
达成条件后立即发动「建业称帝」战,曹魏需投入80%以上兵力防守,蜀汉则可能因荆州线牵制放弃支援。
【观点汇总】
本攻略通过「资源-势力-战役」三螺旋模型构建速通体系:前期以合肥为跳板建立水陆双线,中期通过赤壁战役获取战略转折点,后期采用多线消耗战术实现最终统一。核心要点在于:
江南水网优势的极致利用(水寨数量与水路等级正相关)
关键武将的战法协同(火攻+水淹组合技成功率提升40%)
资源运输效率控制(三级水路运输损耗降低至15%)
外交与军事的动态平衡(避免双线作战导致资源枯竭)
城池建设与人口增长的黄金比例(每座三等城需配套2座粮仓+1座市集)
【常见问题解答】
Q1:如何快速获取南方特产?
A:优先建造10座海船开通交州航线,通过「南洋贸易」事件每月稳定获得3000南方特产,配合「海陆双线」运输可降低损耗。
Q2:赤壁之战失败会影响整体进程吗?
A:失败将导致资源线中断,建议提前在巢湖储备5座粮仓,并准备「江东暗度」事件作为Plan B。
Q3:如何应对曹魏突然进攻?
A:立即启动「合肥防御体系」,建造10座烽火台+5座水寨,并派甘宁策反合肥守将,可成功化解80%的突袭风险。
Q4:周瑜为何不在速通线推荐?
A:周瑜的「反间计」需要稳定的外交环境,速通阶段建议用陆逊替代周瑜,其「火烧连营」战法更适配快速推进。
Q5:如何平衡人口与建设?
A:每座三等城需配套2座粮仓+1座市集,建议采用「建设-人口-再建设」循环模式,确保每月新增1座二等城。
Q6:如何避免资源枯竭?
A:建立「三级资源储备库」,合肥线储备200万粮草,句容线储备100万南方特产,吴县线储备50万战略物资。
Q7:如何解锁终极称帝条件?
A:需完成「江东五虎将」收集(甘宁、陆逊、吕蒙、周瑜、张昭),并达到威望值15000,建议通过「合肥围城战」+「荆州策反」组合获取。
Q8:后期如何应对蜀汉进攻?
A:启动「江陵换防」战术,派甘宁策反南郡守将,同时派陆逊在合肥线牵制曹魏主力,可形成三线破局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