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战略要地,在《三国志11》中占据核心地位。本攻略从地形分析、资源分配到攻防战术,系统讲解成都战役的完整玩法,涵盖防御工事建设、兵种搭配与关键节点突破技巧,助玩家高效掌控这座"金城汤池"。
一、成都城防基建规划
成都三面环山的地形需针对性布局防御工事。建议优先在东、北两翼设置三座城门,西面山体可布置三座烽火台形成预警系统。城内主城应保留完整,外围增修三座箭楼并配置移动炮车。防御工事升级顺序遵循"外围优先、纵深跟进",前30回合重点建设城门守军和外围箭楼,中期转向移动炮车和地下密道系统。
二、资源调度与兵员配置
成都月产量稳定在4.8万石,需建立三级粮仓储备体系。建议前20回合保持常规生产,第21回合启动"双倍粮草生产"科技,配合粮草运输队实现每日3万石补给。兵员配置采用"枪兵+骑兵"核心组合,枪兵负责城门守卫(配置重甲枪兵),骑兵部署在城外机动防线。每回合保持2000名预备兵员,应对突发战事。
三、攻城阶段战术要点
针对成都三重防御体系,建议采取"外线消耗+重点突破"战术。前30回合集中炮车轰击外围箭楼,同步组织轻步兵渗透制造混乱。第31回合后切换重装攻城车主攻西面山道,配合火攻部队封锁东门补给线。注意保持每回合至少10%兵力机动,随时应对守军反扑。
四、守城阶段核心策略
当兵力差超过2万时启动"三线防御"体系:外围箭楼配置移动炮车(每座2辆),中围城门部署重甲枪兵(每座500人),内城主楼保留完整守军。每回合投入20%兵力轮换休整,利用成都地下密道系统实施小规模袭扰。当粮草储备低于3万石时,立即启动"断水计"封锁水源。

五、科技与兵书选择
推荐科技树优先升级"烽火台预警""移动炮车改造""地下工程"。兵书选择"陷阵营突击""虎豹骑突袭"等攻城专精类,搭配"陷阵营突击"可提升30%城门突破效率。注意每场战役保留1套基础兵种作为应急补充。
成都战役本质是资源控制与时间管理的博弈。守方需在30回合内完成防御工事升级,同时建立灵活的兵员轮换机制;攻方则要把握"科技压制+机动消耗"的节奏,重点突破西面山道形成包围态势。兵种搭配需兼顾火力输出与机动性,建议枪兵占比不低于60%,骑兵保持30%以上。此战役的决胜关键在于第45-60回合的粮草储备与兵力补充效率。
常见问题:
Q1:如何应对守方突然启动密道袭扰?
A:立即调集轻步兵封锁所有城门,用移动炮车轰击密道入口,同时呼叫空中侦察确定具体位置。
Q2:东门箭楼被摧毁后如何补救?
A:优先启动"紧急修复"科技,调集工匠队伍在3回合内重建基础箭楼,同步用移动炮车填补火力缺口。
Q3:遭遇重甲骑兵突袭该如何应对?
A:立即启动"反骑兵结界",用投石车轰击骑兵阵列中心,同时组织盾兵方阵进行反冲击。
Q4:粮草储备低于2万时如何维持?
A:启动"断水计"封锁水源,调集工匠队修复粮仓,同时用移动炮车轰击守军运输队。
Q5:科技压制失败后如何破局?
A:集中炮车轰击守军科技建筑,同时用火攻部队制造混乱,配合轻步兵实施渗透作战。
Q6:西面山道被守军固守怎么办?
A:改用空中侦察确定守军位置,集中攻城车实施定点爆破,同步用火攻部队封锁补给线。
Q7:如何处理守方突然增援?
A:立即启动"三线防御"体系,用移动炮车封锁所有城门,调集骑兵实施机动防御。
Q8:遭遇守军密道突袭后如何反击?
A:调集工匠队修复密道入口,用投石车轰击守军集结点,同时呼叫空中支援实施精准打击。